一、建筑及环境获奖作品 

 

组别:学生组,共2

 

1作品编号B118-000597

作品名称:《渡··——城郊融合视角下的钱家渡乡村振兴》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奚涵宇、张皓翔、乔炯辰、孔圣丹、廖若微、罗文博、邓慧弢、裴中岳、佘晶晶;设计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作品简介:渡上田居——钱家渡乡村建设项目以最新的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充分发挥钱家渡的地理区位和人文环境资源的优势,以城乡融合型的城市后花园为目标,围绕渡口的水资源环境开展景观整治设计;围绕田园乡村的特点进行建筑的改造与翻新,通过临水建筑建设与传统建筑改造两个主题开展城乡融合发展的设计实践。结合城市中所需的民宿,餐厅,服务咨询等功能进行了水边民宿,服务与展示中心,学习堂等实际项目的建设。在构建乡村公共场所的同时置入新的活力。除此之外,对于村中的普通民房通过导则引导和村民共同参与的自主型设计方式推广对于村庄风貌的整治与翻新。景观方面结合低成本低技术的农业作物和村庄现有的丰富的水体边界形态形成具有特点的美丽乡村生态。

 

2、作品编号:B118-000980

作品名称:《多彩红安红安华润希望小镇规划与建筑设计》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王晓鹏、胡诚;设计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作品简介:《多彩红安红安华润希望小镇规划设计》,依托华润集团第十年捐建的第十座红安华润华润希望小镇为基础进行的规划与建筑设计,设计从小镇现状出发,在建筑师同华润集团提出的四大愿景(环境改造、产业帮扶、组织重构、精神重塑)相互交锋之中,提出针对四大策略的小镇规划策略。

     基地位于七里坪镇张家湾村,是著名的将军故里。规划进行了对门首塘、老村改造和新村建设为主的环境改造;进行了以发扬红色文化及长胜街红色旅游文化以及开展三方合作为主的产业帮扶;进行了以党群活动中心建设为主的组织重构和以袋塘文体活动中心为主体的精神重塑设计。

 

组别:职业组,共2

 

1、作品编号:B118-000559

作品名称:李巷三步曲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李竹 王嘉峻 吴威 杨梓轩 殷玥 徐笑;设计机构: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品简介:李巷地处宁杭生态经济走廊的溧水界内,属于靠近山地的平原地区。主要产业为蓝莓种植,红色是李巷特有的旅游资源。由于靠近城市,近年来空心化、废弃化明显。

改造过程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面子与里子

设计中采用封存的设计思路保留、加固和修补破旧墙面,对不宜居住的建筑的里子采用技术的手段进行改造。

第二步:转角有人家

利用村落空间中自然的转折、收放,顺势做了加减法,进行了村巷空间的优化。前期的改造带动了乡村旅游的热潮,同时带来了流线和功能上新的挑战。

基于前两步的背景下,进行了第三步的设计。

第三步:乡建的装配化

功能流线的完善以及技术的升级

依托原有建筑进行改扩建,形成新的游客服务点和集中住宿区,通过架设人行桥的方式将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联系起来,形成了游客停车-游客服务-纪念馆-进村的新的流线。同时将游客资源与本地资源在村客互助中心进行信息对接。

在技术上了采用新型的装配式胶合竹结构。将预制结构构件,钢节点等构件,在现场进行装配式组装,降低对现场传统施工方式的依赖。这种暴露结构的方式,将胶合竹结构本身的受力性能,通过构造传递给使用者,使之感受到材料和结构自身的美,也省去对结构二次装修的资金投入。

 

2、作品编号:B118-000238

作品名称:昔蓝,惜蓝——南通二甲镇蓝染工艺的坚守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徐进、孙湉、陈正鹏、何淼、黄清;设计机构:南通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品简介:南通地区自古棉纺织业发达,历史上以生产南通小布著称,同时这里又是有名的小叶蓼蓝的产地,因此过去基本上每户人家都能染蓝布。作为蓝印花布之乡的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至今仍有多人从事此项技艺。经过企业体制的多次变迁,二甲镇现存的染坊只剩下曹裕兴染坊、二甲印染厂和正兴染坊。

二甲镇的蓝染工艺仍然保持着老作坊选坯布刻版上浆染色晾晒刮灰的纯手工方式。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我们走访和亲身体验制作流程,发现目前二甲蓝染产业的困境是:青黄不接,年轻人愿意传承这项技艺的较少,传统手艺很可能会失传;原材料断链,当地没有大面积蓼蓝种植,蓝靛依靠从贵州地区引进;现存的几个作坊均位置偏僻,村镇宣传力度不够,售价高,同行竞争大,产品以出口为主,内销比较少。

为迎合现代化发展需要,我们在保留原有乡镇味道的同时,运用当代设计理念,对工坊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更新,打造蓝染传统手艺主题街区。融入展示、销售、游客体验、创客作坊、种植园、民宿等元素。以激活这一片区,实现二甲镇蓝染产业的复兴。

 

二、建筑及环境银奖获奖作品

 

组别:学生组,共3

 

1、作品编号:B118-001139

作品名称:景村共栖——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后关虎窝村规划设计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吴韵、李亚萍、侯艺珍、杨怡然、王瑞馨、凡越;设计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作品简介:连云港后关虎窝村位于云台山风景名胜区花果山景区内。由于处于风景名胜环境之中,一方面村落的发展受到风景资源保护控制要求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风景资源利用所带来的旅游产业发展机遇。这一类景中村往往由于风景旅游活动的推动而呈现出与一般村落不同的人口回流、空间无序增长的发展态势,而我国风景名胜区内人口众多的现实又使这一问题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独特性。本次规划设计以历史中虎窝的半山园为意象,通过

1)保护与恢复风景资源,提升整体风景环境质量;

2)尊重风景视廊与要素,恢复组团式的传统空间格局控制;

3)依托历史文化景观重塑,增加村落文化生活场所;

4)结合风景区旅游发展需求,构建景村互促的产业体系;

5)运用现代技术方法,改善山地村居建筑景观风貌与生活条件等五个途径,

从风景保护的控制要求以及村落产业的发展需求两个方面构建起了虎窝村的空间分布格局、风景资源体系、村居生活形态和产业组织系统,以期再次实现虎窝村与风景环境相生相融的共栖景象,为此类景中村的发展提供符合自身独特条件的控制与构建的方法,为我国风景名胜区描绘一幅景村共栖的未来图景。

 

2、作品编号:B118-001218

作品名称:《POCKET-LAND / 口袋生城 —— 宜兴市丁蜀镇古南街建筑聚落风貌保护》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刘宁琳 曾婧如 陈今子 李文玥 吴佳怡;设计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作品简介:宜兴市丁蜀镇古南街,东依蜀山,西临蠡河,地处南杭辐射边缘地带,自明末起顺势发展,最终形成以紫砂文化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在针对其的建筑聚落风貌保护中,设计者选择采用理性规划、微介入更新、自发更新及智慧乡村的设计原则,针对古南街现存的空间结构混乱、配套设施缺失、文化发展断层等问题,提出如下四种解决策略:梳理环境要素,打通流线;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增加公共空间利用率;打造多层次、多平台村庄博物馆;村民自发参与房屋定制改造。自上而下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村落更新,与自下而上的以村民为主导的建筑更新结合,实现古南街的自然新生。

 

3、作品编号:B118-001123

作品名称:江南营造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沈祎、雷达、沈洁;设计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作品简介:华坪村位于浙江省淳安县王阜乡,南面溪水,北靠丘陵;有耕地60 余亩,林地15732 亩,山核桃为村民主要经济作物;全村现有368 1200余人,中青年多外出务工,村中留守众多老人儿童。经调研发现,华坪村的村落结构,人口构成,公共设施现状反映了江浙地区经济较落后村落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作为江浙地区同类村落的典型案例。

我们的设计策略旨在通过公共建筑及设施的建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自然条件,提出”“结合的设计理念,以点带面地逐步改善华坪村的公共空间面貌与村民生产生活状况,打造特色产业,从而以较少的造价,建设美丽家园,复兴活力乡村。  

设计选址于代表该村庄现在、过去和将来的三处场地,设计了三个公共建筑及设施。它们分别为”——文化礼堂与老年食堂,”——宗祠遗址花园与休憩亭,”——山核桃采收加工贸易培训中心,以满足村中老人儿童与中青年人的不同需求。三个方案都采用了相应的”“结合的设计理念,创新的经营模式和现实的建造模式相结合,为江浙地区同类型村落的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组别:职业组,共3

 

1、作品编号:B118-000159

作品名称:千垎周庄——里下河农耕记忆,""的复兴与猜想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张川、颜五一、吴珊、潘华勇、吴婧、卞忠、沈汉、杨敬达、唐宏玮、吴巧琳;设计机构: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品简介:周庄村是里下河地区一个普通村落,地处泰州城北近郊。村庄水网密布,当地百姓为了适应这种独特的地貌,抬土成垎,形成了独特的垎田风貌。垎田土壤肥沃,相较于垛田更细碎、零散。作为里下河地区比肩垛田的另一农业遗产,垎田并没有得到同等的关注度。现如今,村庄衰败、人口外流等情况日益突出,传统垎田风光不在,水质污染、荒废弃耕,垎田即将消失殆尽。

    规划设计以垎田为切入点,以彰显地域特色农脉为落脚点,探寻垎田在乡村振兴大战略下的复兴与猜想。设计首先从垎的空间本底着手,强化垎田传统的生态肌理,疏通水系,重构水陆交通,修复垎田单元,改善生态环境,重塑 无舟不作田的传统风貌;其次,恢复传统的农业种植,将当地特色的蔬菜品种与垎田相结合,以模块化组合式的布局模式呈现集锦式的特色农业景观。并且将传统农耕记忆 外婆家漂浮菜园等主题空间有机植入到原有的生态垎单元,丰富垎田空间趣味;最后,结合垎田灵活多变的空间特质,构建以农民、农场主、合作社、社会资本等多方参于,适合不同主体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机制,从而寻求适合里下河地区现代农业生产新的有机系统。

 

2、作品编号:B118-000385

作品名称:明日之村——畅想2050

获奖单位/个人:王畅、董文斌、吴晓天、刘强、陆蕾、张琦、王亮、毛浩浩、钱铭、曹科硕;设计机构: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简介:2050年我国建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乡村全面振兴。长三角超级城市群中的黄花村,位于扬州市东部,这里正给人们展示着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画卷。

新型的乡村聚落形式,使得我国农民成为最幸福的职业。 他们可以在科技农房内操控着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为城市及时提供充足的绿色食品。新时代的乡村住宅点缀着与自然高度融合的村庄生态空间,在村庄内依然保留了部分传统的乡风民俗,可以为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得农村成为每个人都向往的生态宜居家园。(注:2050年我国人口总数约  13.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了80%,农村人口约2.7亿人,较2018年减少了50%左右。)

 

3、作品编号:B118-000322

作品名称:德泽渊源 耕读梦龙——听冯梦龙村讲三言故事

获奖单位/个人:查金荣、张筠之、张智俊、王加伟、杨柯、蒋春瑶、朱孝峰、袁万捷、刘阳、朱天龙;设计机构: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简介:前言:《醒世恒言》里说:世人太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不见骨相。这句话适用于人心,也适用于现在浮躁的社会。它存在于旅游业则表现为太注重景色的华丽而忽视内在的人文匠心;存在于建筑设计就成为倾向于炫技迎合趣味而丧失本身建筑的内在生成逻辑。冯梦龙村保留着的225公顷农林用地似乎百年来都守护着它丰富的自然资源。走进晴耕雨读的田园乡村,就像穿过了松垮皮相摸到了清正廉明,经世济国的骨相。

产业优化:冯梦龙村里的人大多外出劳作,但是村子里保留着225公顷的农林用地,一直守护着它丰富的自然资源。设计从农林出发,充分挖掘冯梦龙村的文化内涵,辅之以旅游产业。将发展以生态休闲农业为基础,以冯梦龙文化为魂,以宣扬廉政文化教育为目的的,打造一个集廉政教育培训,冯梦龙文化传承,花果体验,乡村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中国冯梦龙村。

方案强调挖掘原有的环境与人文资源,梳理原有民居肌理,导入新型产业业态与公共建筑载体。

利用已经废弃和控制的建筑进行改造,植入合适的文化载体功能:例如油坊,纪念馆,书院等,皆是对原有村落肌理进行保留的前提上加入连接体,使得整个水乡村落保留提升,并且用传统材料进行创新设计。

 

三、建筑及环境铜奖获奖作品

 

组别:学生组,共4

 

1、作品编号:B118-001098

作品名称:乡水盈盈映乡思

获奖单位/个人:黄晓庆、曲恺辰、石晗玥、李伊格、李佳宇、史苏敏;设计机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作品简介:苏中地区乡村匡排窕体系下井田式水网模式是自100年前张謇实业救国留下的宝贵财富,在此基框架下形成的苏中乡村形制,其生活、生产都与水密不可分。然而伴随着农村生活、生产模式的逐渐改变,乡村水环境治理成为当下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研究发现,水网不通、水污不治是该地区水环境的症结所在。因此本设计尝试从出发,以海门市瑞北村平安社区为例,从当地水污染源头出发,以活水为主要目标,剖析场地在尊重原有三层级水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水脉流线与流速特点,提出点线面结合的水网再生计划,并与村民公共空间耦合,重塑水乡水净、水亲场景。除此以外,联合政府、居民、游客、投资者三方,塑造具有示范作用的家庭农场,扩大其社会影响与社会效益,最后期望以此为试点,利用其模块化、可复制的特点,拓展至苏中乡村地区,形成乡水盈盈,与水为邻的水美乡村。

 

2、作品编号:B118-001165

作品名称:《乡村留守儿童日间照料中心文汇中学旧址保护与更新设计》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赵炜鹏;设计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筑系

 

作品简介:1933年,爱国人士崔仁卿先生创建文汇中学,其旧址在青岛市张家楼镇崔家滩村村南。现已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建筑。为更好地保护文汇中学旧址,并发挥其历史文化意义与当代价值,特对其进行保护与更新设计。设计场地位于文汇中学旧址,整体分南北两个部分。南部由三排一层行列式建筑组成,为近代新建,现已废弃;北部为文汇中学旧址,由三栋一层建筑围合成一个院落,内有三棵百年古树。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其子女便形成了乡村留守儿童群体,出于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照,设计尊重文汇中学的文教建筑属性,结合其建筑现状,将其改造更新为乡村留守儿童日间照料中心。设计依托原有建筑对称式院落布局形式,通过连廊与庭院重新组织场地空间,形成传统书院建筑的形制来持存其文教育人功能。

 

3、作品编号:B118-001164

作品名称:四月——望尽芸薹十里春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张占威 胡静怡 杜云鹤;设计机构: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作品简介:四月,对于北联村而言,既是结束,又是开始。

不止四月,无论何时,均可望尽芸薹十里春。

北联村一直是只有在每年3月至4月的油菜花节才被大众所关注,而油菜花的花期是在1-3月。因此对于这里而言,四月既是鼎盛,却又是衰败的转折点。人熙熙皆为花来,又攘攘因花而去。春荣秋谢,徒留下空茫的村庄一如既日。

在团队走访中发现,新型现代农业乡村建设的北联村,仍存在产业发展单一和个别建设发展不足的问题。村内的多数的中青年人外出打工,只有小部分人在当地企业务工或是从事农副产品相关的行业。村中留守人群——老人与儿童成为北联村发展的主体人群,其生活与环境需求却未得到重视,这与乡村改造的目标产生了偏离。因而如何运用设计为该村庄进行振兴,为被忽视的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成为此项目的主要任务。

四月为题,团队设计人员希望北联村在经过一系列的改造设计后,不再是昙花一现,而是无论何时都能像四月之前那般充满活力,尽享望尽芸薹十里春

 

4、作品编号:B118-000229

作品名称:宜居乡村——“收缩的乡村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陈家森、高广辉、翟啸、李金旭、李婕、许晴;设计机构: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

 

作品简介:在城市化建设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注重于对城市居民田园梦的提供,将田园模式的商业价值综合化,使得其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形式,让农业与服务业成为一个整体,以此来带动城市化建筑与新农村发展,促使社会就业问题、内需问题等得以有效解决。

    本案涉及多种设计手法:

1修缮保护。老房子修缮部分尽量保留原有屋顶、墙身、结构、门窗风貌,对原有建筑构件进行清洗和加固,或原材更换。可辨识原始风貌样式的地方依原始样式重做,做旧处理。

    2可收缩设计。 设计中老房子组团改扩建部分采用简洁现代的钢结构、金属板、玻璃等新兴材料和做法,与老建筑形成对比。新建结构形成独立完整的自承重体系,与原有结构体系脱开,并在需要补强的老建筑局部采用新钢结构支撑加固。当以后不需要的时候,可回收再利用,而不破坏老建筑本身。

    3文脉重构再生。民宿酒店、公共服务、田园生活馆等为原址新建,成为完整村落空间的一部分。田园生活馆位于村落东侧,充分融入到东侧优美的大地景观中。示范区区域内以步行系统为主,将建筑与景观融合,串联各主要功能建筑及景观节点,塑造出开放的田园式步行系统。

 

组别:职业组,共5

 

1、作品编号:B118-000823

作品名称:乡“YUAN”——塘马村民中心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赵毅、陈超、任天、何姝、和茜、徐宁、黄明健、陈一纯、曾毅恒 ;设计机构: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

 

作品简介:项目场地原为塘马小学,现为塘马村委,紧邻村庄主干道,作为日益发展的村庄门户空间,在村庄整体形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打造一个既满足当地人民需求又可作为村庄名片的社区中心成为最核心的问题。

本次的设计主题为YUAN”,基于乡村环境和乡民意愿,“YUAN”具有多层内涵。首先乡愿,根据实际村民的生活、活动需求以及针对日渐冷漠的村民关系,本次方案设计了一个提供村民进行交流、传承文化、公共活动等的场所;,针对乡村的环境腹地,方案将建周边环境与建筑融合设计,打造具有乡土气息的园林空间,融入园林设计手法,生态自然;回归建筑本身,方案将此作为建的主导筑空间组合形式,反映了传统的生活空间的形式。

作为村子未来发展的核心,本次设计的建筑给周边及本身村庄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包括社区实践、聚会交流、艺术展览、亲子活动、体育健身、便利商业等;我们希望通过一种特定的空间序列,把建筑的内在需求和外在环境融合起来,成为二者的共同主题。因此,在置入功能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空间的转折和递进拉长了流线、视线和时间,让建筑和院子之间的关系升级,使得最终空间序列形成了一种类似园林的结果。

 

2、作品编号:B118-000547

作品名称:乡村筑灸——以公共空间系统营造带动乡村复兴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王彦辉、汪睿、黄博文、刘政和、邹鸣鸣、郭厉子、杨浥葳、屈录超、王家琳 

 

作品简介:佘村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属于都市近郊型乡村。该村本土居民保有量大,山水资源丰富,传统山地格局基本完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厚,各时期建造风格、材料工艺谱系完整,还有采石场、灰窑等传统产业遗存。但是,在丰富的资源背后,佘村宜居建设却潜藏着众多内在阻碍,例如工业和生活垃圾造成的生态破坏,服务设施品质和数量的缺陷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农耕产业的衰落难以支撑村庄发展,传统建筑和文化保护力度不足等。

与传统乡村类似,中医文化具有传统性、系统性、微创性的特征,设计团队充分关注以佘村为代表的特色村庄存在的深层问题,力图从传统灸法中找寻治疗乡村问题的创新思路,以塑造宜居空间,激发乡村活力,助力乡村复兴为目标,探索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营造策略,谓之乡村筑灸——从生态、文化、生活、生产四个系统出发,结合实地调研和居民意愿,对佘村公共空间进行梳理,以四方平台三条主线作为营造机制推动各公共空间节点的系统性营造和活化,注重多方合作、以点带面、因地制宜的建造方式,最终实现由政府主导向村民自建、由空间建设到整体营造、由传统挖掘到新旧并重的乡村复兴过程。

 

3、作品编号:B118-000992

作品名称:心愿“+”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嵇岚 罗琦 秦鑫晨 赵军 张倩倩 倪璇 卢松 王微 徐延峰(指导) 刘志军(指导);设计机构: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品简介:相较于城市居民对幸福生活环境的期盼,在乡村中,每一个村民,也有着对现代化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但是,在村庄现实宜居建设中,面对量大面广的普通村庄,由于政府投入有限,使得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呈现出简单化、粗犷的特征,加之村庄人口的流动性特点,不同时段(节庆、农忙、平日)的需求特征也不断变化,因此村民的多元的需求无法得到真正满足。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心愿‘+’的概念,探讨以村民多元心愿需求为导向,设计可复合利用的、经济适建的,以弹性可变、丰富可塑的装配式设施,构筑一个易推广、易复制、满足村民生活愿景的幸福家园

 

4、作品编号:B118-001075

作品名称:吕梁山区采矿迹地小村再生设计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仝晓晓、乔毅东、胡计大、夏玲玲;设计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作品简介:

1文脉重建

在建筑空间形态方面,设计试图从类型学的思考角度抽象共性特点,还原空间原型,尝试以较少的基本单元通过组织规则实现多样性的聚落形态。借此尝试在现代化的设计语境下还原出基于传统聚落空间的原有生活方式。

2、生态可持续发展

保留原有窑洞形式,针对生土建筑抗震性差的特点,以及现代建筑对抗震的需求,引入可在当地种植的散生竹制成的构架,作为柔性建筑,最大限度地增强窑洞的抗震性。

基本单元的功能空间设置从农民真实需求出发,通过大量的信息采集,找出大家的共性需求,最终设计引入低影响开发系统(LID),满足住宅对现代化厨卫的需求,并缓解农村缺水问题。

重构窑洞中的通风体系,合理的组织室内风压通风与热压通风,尽可能的缓解传统窑洞阴冷潮湿的问题。

3、宜居乡村

将使用者生活方式和传统院落情结相结合,依靠地势建立多层次立体景观,尽可能的在面积狭小的院落里创造能满足多种功能的空间;基本单元通过多样化的组织规则围合出大量的邻里交往空间,有助于邻里间交往及团体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形成。

 

5、作品编号:B118-000321

作品名称:共治共享·平台上的歇马桥村

获奖单位/个人:主创人员:蔡爽、靳建华、裘文博、程伟、吕晓倩、沈心怡、冯天云、华景玮、敖颖雪、张扬;设计机构: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简介:歇马桥村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伴随着乡村规划大潮,歇马桥村已进行了一轮规划整治,村子的外部环境被打造得优美怡人。然而村民的居住空间并未整改,增加的旅游配套现基本闲置,日常生活配套设施缺乏。目前,村里大多剩下老人小孩,多数村民把房屋出租给在周边打工的外地人,又因生活习惯差异而不提供厨卫等基本设施,多人同住一个屋檐,按各自模式生活,缺乏互动和管理,院落空间杂乱,两拨人群矛盾日益激化。

方案针对现状问题提出:将闲置建筑重新置入功能,改造为日常生活配套如菜场、超市、饭堂等;并结合生活组团改建破旧废弃房屋,补充厨卫等基本生活设施。为保证本地村民和外来租客都能享受并维护这些设施,方案设计了共治共享·智慧家园平台。所有设施载入平台,本地村民和租户均通过登录实名ID使用,并可在平台记录使用感受,平台即时推送,大家可交流互动,促进共享氛围;社员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可通过累计义务服务升级,高级社员可免费使用所有设施,使用过程中若有不良记录会被降级处理,以促进共治氛围。所有设施的使用数据将在后台收集分析,对今后村庄配套提升提供数据基础。共治共享·智慧家园平台可适用于所有村庄,为实现宜居乡村提供有力支持。